給寶寶斷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看著寶寶們難受的大哭大叫,多少媽媽心疼的又讓孩子們咬上了奶嘴。但是對每個嬰兒來講,無論是母乳喂養(yǎng)還是人工喂養(yǎng),在其生長過程的適當(dāng)時候都必須斷奶。
人們可能很少想到斷奶竟是嬰兒生活中的一大轉(zhuǎn)折。原因是斷奶不僅僅是食物品種及喂養(yǎng)方式的改變,更重要的是對其一生發(fā)育帶來的重大影響。
吸吮是嬰兒的本能。吸吮不僅是為了生存攝取營養(yǎng),而且是胎兒離開母體后與母親保持聯(lián)系的紐帶,嬰兒在吸吮乳汁的同時獲得了母愛和安全感,取得母子間情感的交流,這些對嬰兒身心發(fā)育具有重要影響。斷奶則意味著增加了母子間的距離,心理學(xué)家稱斷奶是母嬰二次分離,這對嬰兒心理上是難以適應(yīng)的。尤其斷奶時,大多數(shù)母親要突然與嬰兒分開幾天,或往乳頭上抹紅藥水、紫藥水、黃連水等,這些強制性的做法會給孩子心理上帶來極大的傷害。嬰兒因此而恐懼不安、哭鬧不停,或以吸吮手帕、被頭及母親用過的衣物來取得安慰,以至形成日后難以糾正的兒童異常行為。
為了避免斷奶帶來的種種不良影響,應(yīng)特別注意做好嬰兒斷奶前的心理準備。
(1)斷奶前,在嬰兒逐漸適應(yīng)新食品時,母親和其他家人,如父親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、姑姑、姨母要有意識地多與嬰兒接觸,經(jīng)常抱抱他,逗他歷,帶他去公園等等。這樣不僅開闊嬰兒眼界,增加其認識和觀察世界的興趣,同時也使嬰兒感到除母親外,在他身邊的所有人都愛他,并能帶給他愉快、安全和信賴。
(2)必須在最佳斷奶期即嬰兒1~2歲間完成斷奶。因為這時嬰兒從蹣跚學(xué)步到自由走動、玩耍,活動范圍和興趣日益擴大,與母親接觸的時間減少。
(3)當(dāng)嬰兒較為適應(yīng)所添加的輔食,對母乳外的各種食物的味道感興趣時,母親可加以語言的誘導(dǎo)和強化,如對嬰兒講:“寶寶長大了能和媽媽、爸爸一起吃大人飯了。寶寶吃大人飯就會長得比爸爸還高大。”這時嬰兒不一定理解其意,但他能感受到鼓勵、表揚的愉快。從心理上把斷奶看成是自然的過程而不感到突然。
(4)斷奶時,媽媽不要讓嬰兒看到或觸摸到乳頭,并可對孩子說:“寶寶長大了,不再吃媽媽奶!”或指著身邊比他(她)小的嬰兒對他說:“小弟弟還小,在吃媽媽的奶,寶寶是大哥哥(大姐姐)了,就不該再吃奶了!边@時母親不要回避,而是盡可能地多和嬰兒一起玩他感興趣的游戲,以減少他吃奶的欲望。這樣做,比通常斷奶時,母親突然離開孩子數(shù)Et,給孩子心理上的痛苦要少得多。
(5)一旦斷奶,就堅決不再讓嬰兒吸吮奶頭。母親千萬不能因心疼嬰兒哭鬧而重新讓嬰兒吃奶,尤其夜間,孩子因不能吸吮乳頭而哭鬧難眠時,父親一定要幫助母親解脫。將孩子抱在自己懷里給予安撫,這時父親的語言、動作要比以往更加溫順、親切,使嬰兒得到安慰和寄托。切不可粗暴、急躁和訓(xùn)斥孩子,使他心理上進一步受到傷害。
如果父母都能注意上述幾點,相信嬰兒會順利“闖過”斷奶關(guān)的。